大学如何更加友善
2025-04-11 09:37:21? ?来源: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: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|
□悦连城 如何友善地相处,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,也是高品质生活的应有之义。一个缺乏友善的社会,就如同干涸的河流、荒芜的沙漠,了无生机;而身处其中的个体,也难以在将心比心的氛围中,感受爱与美好。 关系冷漠、校园霸凌……近年来,大学校园中,这方面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,如何构建起良善、和谐、友好的大学校园关系,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研究课题。 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《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研究》,便是此类研究中的一部佳作。作者贾月长期在学校担任辅导员和教师,常年关注人的发展和现代化等相关问题。这些职业经历,让她更加注重友善的环境对青年群体健康成长的重要性。 在本书中,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,梳理了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的现状和特点,从社会环境、学校教育、家庭、同辈群体、主体自身等方面,系统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的影响因素,并在此基础上,试图总结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生成的规律与机制。 友善,并不是什么艰涩的哲学概念,而是人人可感可知的社会氛围。今天,当“关我什么事”“那又怎样”成为一些人的口头禅时,冷漠,似乎隐隐有蚕食青年精神空间的倾向。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,本书的研究更具有现实价值。在研究方法上,作者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深入青年大学生,运用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研究法,对访谈资料整理、登录、逐级编码,力求资料翔实可靠。在学术视野上,运用心理学、社会学的理论资源,深入探讨了同情的激发、抑制、消退机制,并对如何促进个体和社会友善价值观形成进行研究。从学术作品的完成度上看,这些努力是富有成效的。 人类是感情动物,爱则愉悦,恨则愤怒。善良的人会为成功者喝彩,也会情不自禁地关心、帮助身处苦难的人。在价值多元的现代,和睦、友善社会氛围越发彰显价值光辉。总而言之,这部凝聚着人文关怀的学术作品,对当代大学生友善价值观进行了详尽剖析。期待更多青年能在友善价值观的滋养下,既成为温暖他人的萤火,更化作照亮时代的光束。 |
相关阅读:
![]() |
![]() |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