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治理的“里子”更是面子
2025-04-11 09:37:21? ?来源: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: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|
近日,某地城管部门以“城市规划”为由,要求辖区内商户不得使用“红蓝黑”颜色的招牌,引发关注。在执法过程中,缺乏正式文件支撑、未提供合理补偿方案、仅凭口头通知强制执行的方式,更是引发公众质疑。这不仅反映了城市治理中存在的不足,更提示我们需从更全面的视角审视城市治理的内涵与路径。 我国行政许可法明确规定,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,应当遵循公开、公平、公正、非歧视的原则。透明、公正的决策过程,能够为政府赢得民众的信任与支持,为城市治理奠定坚实基础。政府可以对城市户外广告、标语牌等进行管理,但政府的行为需要公开透明,若要强制统一店铺招牌标准,需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听证、公示,确保政策的合法性与合理性。 门头牌匾对商家而言,其意义远超一块简单的招牌,它是商家品牌个性的外在体现,其多样性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在城市规划中兼顾美观与特色,鼓励商家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设计门头,既能丰富城市景观,更能激发市场活力,促进商业繁荣。 在城市治理中,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尊重经营主体财产权与经营权。若因公共利益需要调整门头招牌,相关部门应依法给予合理补偿,确保商家权益不受损害。在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,应广泛听取公众意见,建立有效沟通反馈机制,让民众声音成为城市治理的重要参考。 城市治理应聚焦解决实际问题,提高资源利用效率。对于真正影响市容市貌的,应加大治理力度;对于合规商户招牌,则应给予更多自由空间。通过精准施策,将有限资源投入城市治理关键领域,如清理城市“牛皮癣”、优化公共服务等,切实提升市民生活质量。 城市的魅力在于其整洁有序的“面子”,更在于其兼容并蓄、充满活力的“里子”。城市治理的现代化目标,应是在规范管理与商业自由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,既守护好城市的烟火气与创造力,又不断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与竞争力。为此,要跳出“一刀切”思维定式,转向法治化、精细化、人性化的精准治理模式,真正实现城市颜值与实力双重提升。 |
相关阅读:
![]() |
![]() |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