球探体育比分_篮球比分直播-投注官网

图片

篮球比分直播_球探体育比分-投注官网

图片
直通屏山|福建|时评|大学城|台海|娱乐|体育|国内|国际|专题|网事|福州|厦门|莆田|篮球比分直播:|漳州|龙岩|宁德|南平|三明
您所在的位置:东南网 > 西岸时评 > 民生巷议 > 正文

“累并快乐着”如何兼得

2025-04-08 15:56:54?作者:?来源:河南日报  责任编辑:蔡秀明   我来说两句

□李振华

假期后开工,你“满血复活”了吗?

放假结束,不少人在社交圈刷屏四个大字:不想上班。“过了清明节假期就盼五一假期”“上班摸鱼,下班积极”……这样“职业倦怠”的心态,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。

当下,关于“职业倦怠”的讨论越来越多,面对这一群体性问题,我们该如何理性看待?

(一)

倦怠感是一种情绪常态,就连中外名人也会“中招”。比如,列夫·托尔斯泰前一天下定决心“应当爱、应当劳动”,第二天就改口“很累,不想爱,也不想劳动了”;老舍描述自己对工作的态度:“一天到晚在那儿做事,全是我不爱做的。我不能不去做,因为眼前有个饭碗。”

听起来是不是跟我们颇有相似之处?但是,随着社会进步与生活节奏的加快,“职业倦怠”的成因更加复杂,影响也更加广泛。

“隐形加班”让人心力交瘁。移动通信技术虽方便了人际沟通,但也模糊了上下班之间的界限。比如,下班后,工作软件仍信息不断,劳动者被迫24小时在线,周末难得散散“班味”也有可能被突如其来的工作打断。人们的正常休息得不到保障,进而引发“人在工位,心在放假”的专注缺失。

“不得不卷”让人精神内耗。面对升职加薪的前景与同行比拼的加压,打工人只能“开足马力”拼命卷。但是,一些考核的“大山”始终翻不过去,干劲逐渐被耗蚀,从而陷入“卷又卷不动,躺又躺不平”的两难处境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,常常搅动打工人的心,让人难以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、成就感。

“能者多劳”让人有苦难言。在一些职场文化中,不少想拼、想干的年轻人被迫陷入了“鞭打快牛”“小马拉大车”等怪圈。自己的一摊工作尚且纷乱冗杂,还要被层层加压各种任务,到头来所得到的奖励不过是“空头支票”,甚至因为干得多反而错得多,由此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。

(二)

当浓浓“班味”带来的疲惫感挥之不去,消极的心态又进一步发酵,极易让工作的动力失焦,让奋斗的意义失语。

“老黄牛”变成“老油条”。当“能者多劳”变成了“能者过劳”“能者白劳”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“才不外露”或打造“蠢人”人设。从任劳任怨变成对工作挑挑拣拣,专挑能够出名获利、责任不重、较为容易的任务去完成,一旦感觉可能费力不讨好,就变成了“这也不会”“那也不会”。

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疏离感。“职业倦怠”感不仅会让人们与工作相看两厌,对同事、对周遭环境也提不起兴趣,深陷“无论别人如何成功,自己都在打工”的挫败感,感觉自己即使拼尽全力,也翻不过“浪浪山”。这种精力或情感资源的缺乏,让人经常感觉沮丧、无望和无助,只渴望“下班后失联自由”。

在“选择焦虑”中错失与迷茫。“天天想离职,月月却满勤”,既苦于不断重复的工作毫无新鲜感,又害怕职场挫折带来的负面影响。在这样的反复拉扯之间,许多人找不到工作与生活的意义和支点,宝贵的热情在内耗焦虑、患得患失中被磨损,常常感觉“一身疲惫”,变得“累点低”。

(三)

“职业倦怠”不是简单的个体心理问题,而是现代社会的困境,不仅需要个人的自我调节,还要对社会层面进行深层调整。

对于个体而言,我们需要坦然面对自己、积极调整心态,学会驱散“职业倦怠”的“精神雾霾”。

尝试“精神离职”。“精神离职”不等于“摸鱼”、躺平,而是在工作时间保持专注,尽可能不让工作占据下班时间,这是一种注重高效率的工作方式。若能保持工作时心无旁骛,不仅会有更多机会践行“下班积极分子”,而且会让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尽可能拉大,让生活节奏有条不紊。

学会“抓大放小”。所谓“轻车熟路”,当打工人将工作这条“路”走得熟了,适当放下不必要的纠结和包袱,才能轻装上阵。这就需要我们找准人生的主线,明确工作中的主要矛盾,集中力量去攻克,对于其他次要的或者暂时力有不逮的问题,放平心态,尽力而为。

及时“满血复活”。在工作节奏快、能力要求高、竞争压力大的环境中,要做出点成绩,不辛苦是不可能的。当感觉自己“吃不消”的时候,给自己来一点“情绪松弛剂”,像爆改工位、运动健身、Citywalk、夜校充电等,只要能治愈自己,都是“良方”,稍事休息,再赴征程。

对于用人单位而言,需要对职场管理多用心,对职工多关怀。

少一些制度牢笼。用人单位应该改变不合理的“996”或“007”,给足职工“离线休息权”,用真诚贴心的管理模式,代替无效加班、内卷竞争、疲于应付,才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。

多一些人文关怀。在满足职工物质需求的基础上,也要更加关怀职工的精神需求。比如,一些企业探索建立员工帮助计划,通过提供心理咨询、职业生涯规划等服务,帮助职工解决心理健康问题,为职工找到了一个疏导情绪的出口。

正视生活的压力,保持良好的心态,找准奋斗的目标,愿我们都能“累并快乐着”,发现人生的精彩,遇见更好的自己。

相关阅读:
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
今日热词
更多>>福建今日重点
更多>>国际国内热点
关于我们 | 广告服务 | 网站地图 | 网站公告 |
国新办发函[2001]232号 闽ICP备案号(闽ICP备05022042号)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: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〔2019〕3630-217号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